【七月選讀】#tianifsandsbuts
《摺紙動物園》 - 劉宇昆
諸多短篇集結,揉捻了過去的底蘊與未來的想像。「我認為所有的小說都是強調超越現實的象徵思考。總的來說便是講故事的邏輯,無可厚非的隨機和天馬行空。」時常都會在閱讀這種有溫暖的科幻小說時深陷其中,以工整的筆觸,讓字符有機的綻放火光。就如摺紙一般,將平面切割形塑立體,在吹了一口氣之後,動物便活了過來。
.
《三體》 - 劉慈欣
記得幾年前在閱讀時得到很大的震撼:若我們所推導出來的定律、原理,不過是更高存在的習慣或是隨性而生的行為,那建立在這基礎上面延伸出來的理論,也就從來不曾存在過。以強大的科學底子,提出了另外一種存在的可能性,對著早已沈溺在現有價值觀的人,發出深沈的轟鳴。「他們是烈士嗎?」「不是」「他們是敵人嗎?」「不是」「那他們是什麼?」「他們是歷史」
.
《孤獨深處》 - 郝景芳
科幻小說或許就跟孩童抓周一般,都是站立在一個端點,看向諸多可能性後,依附在若有似無的因果上,揀出最適洽的回應。能將過去與未來交織的越緊密,能形塑的真實也就越鮮明。
.
《你一生的故事》- 姜峯楠
看待未來,有時以因果去推論,而有時是以目的去後設;有時你的邏輯務必明確,才能貼近真實,但有時若邏輯過於詳盡,又是不能用來描述真實。如同其中一篇短篇所描述的,巨塔聳立於地面,延伸到天上,而當爬到天穹之處,穿越了那厚重的壁壘,卻又將回到地面。
-
其中一本不小心已經還給圖書館了😂努力製造科幻感